宁波德邦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二届ACCA粤港澳大湾区CFO峰会聚焦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50.html

最近,在深港两地连线举办的第二届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粤港澳大湾区首席财务官峰会上,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高管和财务领袖针对“湾区互通、企业联动”这一主题,聚焦全球供应链新发展格局中大湾区和企业的机遇与应对发表了价值观点,并进行深入地探讨。与会嘉宾还就财务专业人才在供应链变局中的新使命予以了建议和要求。

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和安永大中华区咨询服务合伙人周礼信分别就全球供应链重塑和如何提升大湾区供应链的韧性发表了主旨演讲。

李宗光:中国将在供应链去全球化中保持领先优势

“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核心特征就是去全球化,各国的产业链都在重塑”。李宗光的演讲直接切入主题,指出从产业安全和将来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来看,去全球化和产业链重塑必然会发生。他首先分析在当前全球供应链的竞争格局中,传统贸易、简单附加值贸易、复杂贸易等细分领域里虽然已经形成了美国、中国和德国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就附加值更高的高层次服务业和需求端而言,中国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

远程视频发表题为《去全球化时代的产业链重塑》的主旨演讲

李宗光表示历史上供应链的四次变迁都是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后需要往更高层次的产业发展而把低端产业链转移的结果,中国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需求。中国抓住了第四次全球分工的机遇,成为了世界工厂,是全球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伙伴。但他认为也要看到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上需要继续缩小和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的差距。关于美国产业空心化这一观点,李宗光表示美国的制造业份额虽存在较大降幅,但其拥有的专利数量和创新技术保证了它依旧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顶端。

在当前去全球化的过程中,李宗光认为美国虽然提出再工业化和出台了系列不利于中国的措施,但更应该看到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第一,是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具有非常强的制造能力;未来中国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定位显著提升,这都将推动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此外,中国正在推进的工业4.0注重智能化发展,要求研发和掌握包括专精特新、数字经济和进口替代等在内的自主可控的技术。

李宗光说到,国际未来政治将由单极走向多极,经济上则表现出多中心和区域化的特点,这也将直接导致供应链由全球化走向区域化,中国和美国将会是两大赢家。中国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巨大的市场空间、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全世界最多的中产阶级和众多的受教育人口,能提供高素质、高质量的劳动力,能更好地吸纳高附加值制造业。李宗光认为未来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将会重点发生在重大技术装备、专精特新技术、碳中和、新能源相关等领域。

周礼信:抓住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机遇打造韧性供应链

周礼信首先说到由贸易摩擦和地缘冲突导致的动荡局势使全球供应链迫切需要重组,加上数字化和绿色经济发展需求产生了新的产业布局,这就需要企业打造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以应对变化,直接的结果就是外资企业供应链布局开始采用“中国+1”的战略,它们除了在中国设厂外,还会考虑在东南亚再设厂进行风险规避。周礼信分析称所有外企都很难放弃中国庞大的市场,“+1”往往是把低增值或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放在东南亚或更低成本的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同时借助中国仓储和物流优势吸引这些企业把高技术和高增值的部分放在中国生产投资。

安永大中华区咨询服务合伙人周礼信发表

题为《打造韧性供应链,助力湾区企业联动世界》的主旨演讲

周礼信指出企业要打造韧性供应链,需要抓住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机遇,将元宇宙、云计算、5G、IoT、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应用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此外,全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