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郭剑烽通讯员杨斌)12月22日,一票来自马来西亚的集装箱在上海海关所属外高桥港区海关关员监管下,在上海外高桥四期码头国际中转拼集仓库内完成拆箱作业。随后,集装箱内的电解电容等国际转运货物与其他出口货物重新拼箱后装船出境。这是外港海关开展的首票国际中转集拼实货测试,标志着上海外高桥港在海关支持下,实现了国际海运中转集拼业务的全流程畅通,为全面推广此项业务打下坚实基础。
图说:外港海关进行首票国际中转集拼实货测试徐天宇/摄(下同)
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是衡量一个国际枢纽港口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相较原先绕道中转港相比,如果依托上海港进行国际中转集拼,上海乃至长三角区域的物流、进出口企业可以大幅节省转运时间和成本。”上港物流拼箱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拓展上海港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有利于发展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吸引国际采购、分拨配送等高附加值物流增值服务向上海港集聚,推进上海港向港口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
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上海自贸区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海关积极推动海运进出境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发展,结合港区实际创新监管方式,推动中转集拼业务海关监管方式供给侧改革,探索设立国际中转集拼中心,优化作业流程,减少关务环节,降低企业实际运作成本。
在中转集运业务开展过程中,上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