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德邦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详情通报宁波发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www.meitongbuy.com/

年6月10日,舟山普陀区检测发现1艘马绍尔群岛籍船只上1名俄罗斯籍船员新冠病*核酸阳性,为无症状感染者。

该船员于5月24日离开俄罗斯,5月29日在香港上船。该船6月3日到达韩国釜山,6月6日从上海口岸入境,6月7日上午到达舟山某船舶修造公司入场修理。该船员在境内未曾上岸,无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医院进一步诊治。

目前,该船已进行消*。已对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的27名密切接触者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宁波市住宅设计实施细则》发布

6月10日,

记者从宁波市住建局获悉,

《宁波市住宅设计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已发布,

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


  据介绍,这份《实施细则》适用于我市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住宅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实施细则》中关于住宅道路沉降控制的设计要求为国内首次提出,住宅电梯要求全部可达地下车库,城市主干道住宅外窗、楼板隔声,用电负荷超前预留等设计规范,均为国内领先。

量化屋面、外墙防水设计

外墙防水设计年限不低于25年、

屋面不低于20年


  


  记者注意到,《实施细则》对屋面、外墙的防水设计方面的规定较为细致:


  包括“住宅建筑外墙防水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25年”;
  “外墙找平层设置分隔缝,其竖向间距不宜大于6米,水平间距不宜大于4米,缝宽8~10毫米,缝内嵌填密封材料”;
  “外墙防水层延伸至门窗框(防水层覆盖外墙门窗洞口外侧四周),防水层与门窗框间预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屋面防水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20年”;
  “屋面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隔离层”等。


  


  据介绍,国标《住宅设计规范》和省标《住宅设计标准》等上位标准中,只对建筑设计宏观层面作了规定,涉及外墙、屋面防水等细部构造要求均未纳入。


  “《宁波市住宅设计实施细则》(版)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将属于专业规范规定的关于外墙、屋面防水等细部构造内容一并纳入,使细则内容更加细化完善。”市住建局科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资料图片。图文无涉

明确住户用电负荷

住宅楼每台电梯均应通向地下车库


  


  目前,由于住宅用电负荷配置要求不统一,导致一部分小区存在电路跳闸事件。“用电负荷取值过小,用电负荷较大的空调设备、厨卫设备等同时开启时,易导致线路负荷过载,造成用户断路器跳闸;取值过大,则造成线路配置偏高,变压器数量、容量和配电房等要求更高,经济上不合理。”《宁波市住宅设计实施细则》编制组成员、高级建筑师许蓝燕介绍说。


  为此,《实施细则》编制组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并结合现状,明确地提出了住宅负荷配置标准,对用电负荷做了超前预留,填补了行业监管空白。


  根据《实施细则》,住宅负荷配置,根据面积大小分为四档。其中,建筑面积小于90平方米,用电负荷为8千瓦/户;建筑面积90-平方米,用电负荷为10千瓦/户;建筑面积-平方米,用电负荷为12千瓦/户;建筑面积大于平方米,用电负荷起点为16千瓦/户。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版的《实施细则》要求为住宅楼服务的电梯至少应有一台通向地下车库。


  “在这次修订中,我们结合居民诉求,参照版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提高了宁波市住宅电梯可达地下车库的设计标准,版的《宁波市住宅设计实施细则》要求住宅楼服务的每台电梯均应通向地下车库。”市住建局科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这也是继上海后,全国第二个作出这样规定的城市。

资料图片。图文无涉

楼板隔声量

比国标省标还要“严格”10分贝


  


  沿道路两侧的住宅,尤其是主干道、高架桥两侧的住宅,经常会受到马路噪音的“骚扰”。与此同时,因楼板隔音性能不良而引发邻里纠纷屡见不鲜。这时,有较好隔声性能的建筑外墙门窗和隔音楼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省标准的《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程》中,对城市外门窗隔声量的最低要求是‘主干道两侧50米以内临街侧的外门窗不低于30分贝,次干道的不低于25分贝。’在《宁波市住宅设计实施细则》中,我们将这一规定要求进行了提高,要求沿快速路和主干路道路两侧50米范围内临街一侧外门窗,其空气声隔声性能不应小于35分贝;沿次干路和支路道路两侧50米范围内临街一侧外门窗,其空气声隔声性能不应小于30分贝。”


  


  针对楼板隔声值,国标《住宅设计规范》和省标《住宅设计标准》等上位标准对楼板撞击声隔声量最低要求小于75分贝,楼板预留改善空间时可降低至85分贝。在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版)中明确规定,全装修住宅分户楼板的撞击声压级应小于65分贝。本次细则修订时,市住建局也向上海市设计院、施工图审查机构咨询了解楼板隔声实施效果,并借鉴了上海市的做法。


  “《实施细则》规定全装修住宅的楼板撞击声隔声量应小于65分贝。撞击声隔声值要求的越低,撞击声隔绝效果越好,65分贝是国家隔声标准中的高标准要求值。”市住建局科技处相关专家表示。

资料图片。图文无涉

新增住宅设计中道路沉降控制


  部分住宅小区,由于道路沉降,导致住宅小区室外地坪变形,影响道路和管线的正常使用。


  有关道路沉降问题,属于市*专业领域,国标《住宅设计规范》和省标《住宅设计标准》中均未进行规定。


  为此,新版《实施细则》以问题为导向,总结了实际案例的经验,参照了公路工程的沉降量控制,对影响小区道路沉降的“路基容许工后变形值”“回填材料、路基压实度”“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等关键指标提出控制要求。“此次修订,是国内首次对住宅小区道路的沉降量进行了严格要求,对我市的软土地基地区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例如,“路基容许工后变形值”不大于20厘米,即表示该条道路,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累计的路面沉降量不超过20厘米。


  《实际细则》明确,住宅室外地坪工后变形不得影响道路和管线的正常使用。同时规定,一般路段路面沉降量不超过30厘米,地下室出入口路面沉降不超过10厘米,桥台与路堤相邻处路面沉降不超过20厘米、与主体建筑相接触不得超过5厘米等。

首次将电动自行车充电、

消防等要求纳入住宅设计规范


  


  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因充电引发火宅事故是住宅安全的隐患,一些老小区,因为未设置电动车充电设施,导致空中飞线等安全问题屡见不鲜。


  据了解,国标《住宅设计规范》和省标《住宅设计标准》等还没有对住宅明确集中设置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的相关要求,但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已发布了单独的标准。


  “此前,我们也委托市物业协会对我市15个近年来交付小区进行了调研,发现电动车数量占机动车位比例是比较高的,少则一半,多则1.5倍,因此,我们在制定《实施细则》时,要求按照不少于80%机动车泊位的数量分区域集中配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并考虑安全要求,提出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消防、监控等要求,也加入到住宅设计中。”市住建局科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施细则》中关于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设计的主要规定,包含“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应设置消火栓系统”;“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应按A类火灾中危险级要求执行”;“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宜为2~4次/小时”;“应配置相关消防报警设施”、“应设视频监控系统”等。

来源:健康舟山、宁波晚报丨编辑:浮笙

戳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