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德邦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富有活力 [复制链接]

1#

12月26日,秦皇岛市通过线上方式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优化营商环境”专场,市政府、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全程实录如下:

郭勇兵

市政府常务副秘书长、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现在,按照发布会议程安排,我简要向各位介绍一下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和下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市工作要求,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主线,围绕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目标,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努力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位次稳步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各类市场主体净增户,增幅达35.56%;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今年招商签约项目达到个,拟投资额.88亿元,取得历史性突破;项目建设成效显著,重点建设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额均实现大幅跃升,今年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达到项,总投资.33亿元,同比增长12.7%、17.3%。初步考虑,年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拟安排项以上,年内预计投资亿元以上;全国投资热度排行榜和促进城市发展科技能力指数,我市均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一是着力深化改革,市场主体办事更加便捷。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着力健全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手段,制定实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若干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实行台账式、清单化管理,持续拧紧责任链条。加大“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全面落实审批和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动更多事项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不用跑”,全流程网办率达到%,企业开办全市域标准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供给,14个园区工业类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联合验收率和并联审批率位居全省前列。建立政校银企对接沟通机制,驻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狠抓政策落实,惠企纾困举措更加扎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制定出台我市12方面69条稳定经济运行政策措施、10方面32条接续政策和12项75条推进创新发展系列政策,打出一套靶向性、大力度、有温度的政策“组合拳”。截至目前,累计有25万户次纳税人、缴费人享受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享受金额56.88亿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达到户、扣除额14.73亿元,在我市8月份召开的兑现政策大会上,仅臻鼎科技一家就减税.8万元,全面打通政策入企“最后一公里”。

三是坚持人民至上,服务企业群众更加高效。坚持把服务至上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务服务大厅增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畅通企业反映问题渠道,做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各位市委常委和副市长认真落实包联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机制,及时深入项目和企业一线研究破解发展瓶颈和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已帮助解决问题个。建立快速办理机制,加强职能部门协作配合,抓好政策衔接落实,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一体化办理机制。建立服务企业直通车长效机制,实现企业问题和诉求收集、办理、反馈、督办、评价全过程管理,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市县投入财政资金10.13亿元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4家开发区获评全省抓投资上项目提能级先进示范经济开发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享受自贸区政策,国家层面支持政策即将出台,获批年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第二批示范城市。着力提升重大招商平台功能,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9个县区全部设立专门招商机构。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走出去招商引资,深海风电、抽水蓄能电站、高端玻璃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大力推进遵秦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秦皇岛港山海关港区项目建设,交通物流保畅能力进一步提升。统筹抓好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满足了民生用能和企业需求。

五是加强法治建设,维护市场秩序更加有力。坚持把法治化作为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和标准,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入选全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深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改革,巩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成果,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严格落实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帮助户企业重塑企业信用。提升民商事案件审判执行质效,持续推进“一站式”立案模式,积极建立健全涉外商事多元解纷机制,拓展涉外商事审判发展的新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紧紧牵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坚决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用心用情帮助各类市场主体解难题、渡难关,以最优的营商环境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秦皇岛场景建设。一是持续优化市场经济环境。积极承接中央、省改革事项,最大限度争取国家、省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国企整合、盘活和做大做强重点融资平台,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二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谋划即招商、洽谈即入库、签约即帮办、立项即供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证“六即”改革措施,构建政务服务新场景,让市场主体和创业者得到更多便利。三是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动营商环境专项评价全覆盖,依法惩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侵害企业利益问题,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四是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支持更多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努力把秦皇岛打造成为开放的高地、投资创业的首选地。

我的情况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凤凰网记者

市发改委作为全市项目综合管理部门,请介绍一下是如何服务项目建设的?

黄立新?

市发改委副主任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市发改委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年和重点项目提质提效行动,深入实施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将市重点项目划分为有投资意向、签署框架协议、开工建设、联合竣工验收等若干阶段,全程服务项目建设。

一是狠抓顶层设计。贯彻落实全省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会议精神,实施全市重点项目提质提效行动,起草支持投资和项目建设“1+4”及“1+9”工作推进文件汇编,为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提供强大支撑。其中《秦皇岛市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实施方案》《秦皇岛市重点项目管理办法》《行政审批支持投资和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资源规划支持投资和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金融支持投资和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发展改革支持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用能的若干措施》《秦皇岛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评价办法》等15个文件已全部印发。9月30日,市委考核办又制定印发了《秦皇岛市要素供给专项考核办法(试行)》,对我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所需的土地供给、能耗保障、环境容量、资金支持、市政配套、审批保障6个方面内容,共15项指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二是狠抓包联帮扶。深入实施市领导包联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全市30位市领导包联项省市重点项目。王曦书记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专题会等会议作出安排部署,带头开展包联帮扶,多次深入包联项目调研指导,实地了解项目业主诉求,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丁伟市长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党组会研究安排,深入项目现场调研检查基层工作和项目建设情况,一线指导调度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工作。其他市领导采取现场办公或召开项目专题协调会议等方式,协调调度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今年以来,市领导帮助省市重点项目解决个问题,为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三是狠抓载体建设。建立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台账。将全市重点项目从“有投资意向”到“竣工验收”逐审批环节进行登记确认,逐项目明确包联市县领导、预期目标、进展状态等要素,组织有关部门每月核查项目所处阶段和预期目标完成情况,通过红、黄、绿三种颜色公开晾晒项目进展状态。对进展缓慢项目,及时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问题,全面打通项目建设的堵点。开发建设“秦政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